2025年7月,共青团西北师范大学委员会授予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荣誉称号。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承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致力于推动社会公益事业,提升青年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志愿者们的身影活跃在校园的每个角落,他们的足迹也遍布社会的各个层面,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用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2025年,对于我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而言,是深耕实践、硕果满枝的一年。在这一年的发展历程中,每一项活动的推进都是对“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的鲜活注解与有力践行。
在“雷锋周”主题活动期间,协会成员带领志愿者们主动走进同学群体,以互动交流、实践行动为纽带,让雷锋精神在青春校园里落地生根、代代传承;在“春之约”活动中,协会成员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为同学们绽放自我做出贡献。
在校运会期间,协会成员积极参与后勤服务,确保每位运动员的需求得到满足,为学院在校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提供了有力支持;在兰州马拉松志愿者服务中,协会组织40余名同学参与志愿服务,为赛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展现了良好的青年志愿者形象。
协会还积极参与了迎新志愿活动,帮助新生及时了解住宿信息和其他相关信息,为其解答疑惑,引导新生顺利开始大学生活。
在第二届地理综合素质大赛中,协会作为地理教具大赛、地理教案设计大赛和地理知识科普讲堂大赛的负责部门,激发了同学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活动成果。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也提升了同学们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暑期社会实践是协会工作的另一大亮点。协会成员参与了“语润大河,声连临夏”推普实践团和“石榴花开,籽籽同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团,深入乡村,了解村民的需求,提供帮助,了解村民们的普通话使用情况,针对性地开展普通话推广活动;协会成员还通过多平台直播的形式宣传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安腰刀。
协会的志愿服务活动得到了广泛的社会认可和媒体报道。在抖音、公众号和微信视频号等平台上广受关注。在2025年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累计参与服务志愿者1077人次,累计志愿时长超1500小时、荣誉时长超900小时。这些数字的背后,是志愿者们无私的奉献和辛勤的汗水,也是他们对社会贡献的有力证明。
在青协例会中,协会负责人及其团队明确了未来的工作安排和展望。在未来的发展中,协会将继续秉承志愿精神,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服务领域,为社会贡献更多的力量。协会的志愿者们将以专业知识为依托,以志愿精神为动力,在更多领域发光发热;以身作则,带动更多同学参与志愿服务,用青春书写责任与担当。
通过这些志愿服务活动,协会的志愿者们在奉献中成长,在实践中提升,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风采。他们的故事,是青春的赞歌,是时代的强音,是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未来,协会将继续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社会进步贡献更多的力量。志愿服务的道路上,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一直向前走,用行动传递爱与希望,让青春在奉献中绽放出绚丽的光彩,为世界增添一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