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6日,甘肃省环境科学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暨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环境科技创新研讨会在兰州理工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由甘肃省环境科学学会、兰州理工大学共同主办,甘肃省生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甘肃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等多家单位共同承办。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副院长潘竟虎教授、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系主任张剑教授、辛存林教授、曹建军副教授、王晨雯副教授、冯浩源老师、杜勤勤老师及部分研究生参加了本次会议。
本次会议聚焦“科技赋能生态保护,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围绕“筑牢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寒旱区生态修复和水资源高效利用、双碳目标下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等主题”等主题开展交流沟通。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作为牵头单位负责此次会议分论坛七“寒旱区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系主任张剑教授为该论坛召集人,王晨雯副教授和张剑教授担任了该分论坛主持人。
学院副院长潘竟虎教授、冯浩源老师及杜勤勤老师在分论坛分别做了题为“中国荒野地空间识别及保护空缺”、“再生水利用的资源环境效益研究——以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为例”及“祁连山草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的学术报告。
此次会议是我省生态环境科技工作者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兰州召开的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一项具体措施。会议明确了科技在生态保护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凝聚了各方共识,为推动甘肃及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