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爱丁堡大学偶奇老师应邀作学术报告

发布者: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发布时间:2025-07-28浏览次数:10

2025718日,应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甘肃省绿洲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西北师范大学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邀请,英国爱丁堡大学偶奇老师作了题为《大尺度InSAR速度场与地震灾害气候及水文变化:以青藏高原东北缘为例》的学术沙龙报告。此次报告会在知行校区开物楼A801报告厅开展,报告由学院朱国锋教授主持,学院师生9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


会上,偶奇老师围绕大尺度InSAR在地震灾害、气候变化及水文变化监测中的应用展开交流。报告首先以青藏高原东北缘为例,系统介绍了InSAR技术在大范围地表变形监测中的优势与关键环节,详细解析了InSAR速率场在地震活动、活动断层与地壳形变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探讨其在地震灾害识别与评估中的现实意义。随后,偶奇老师结合地表水储量、冰川变化及降水过程,通过遥感与地球观测多源数据融合,展示了区域气候变化及水文变化动态监测的新方法,阐述了地表和地下水耦合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报告最后,偶奇老师结合实例分享了地球观测在全球变化背景下开展可持续水资源管理和灾害风险评估的应用前景,并对未来该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和技术挑战作了展望。

报告结束后,偶奇老师与现场师生积极互动,耐心解答相关科学问题。此次学术讲座不仅拓宽了师生对InSAR及地球观测前沿应用的理解,也为地震灾害和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综合环境监测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参考。

 

报告人简介偶奇,英国爱丁堡大学Lecturer(永久教职),地球观测与地球信息管理项目主任。2015年和2016 年分别获剑桥大学学士、硕士,2021年获牛津大学老师,后续在牛津大学和利兹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目前主要从事大尺度InSAR在地震灾害、冰冻圈和水圈耦合过程、及地下水相关的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多篇论文或专著,多次在美国地球物理学 会(AGU)和美国地震学会(SSA)年会召集会议专题。曾获英国自然环境研究委员会(NERC)“跨学科环境解决方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