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9日下午,应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甘肃省绿洲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西北城乡发展与协同治理研究院邀请,中山大学袁媛教授作了题为《基于神经科学方法的地理环境对人群健康作用研究:框架、展望与探索》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马利邦教授主持,300余名师生线上聆听了本次报告。
报告会上,袁媛教授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现有研究基础,围绕我国城市环境地理空间分异与人群健康差异、地理学及城市科学的“神经转向”和神经科学的“在地性研究”等方面,阐述了基于神经科学方法的地理环境对人群健康作用研究的现实需求。紧接着,从学科视野、科学原理、理论联系、方法基础四个方面,解析了神经科学方法介入健康地理环境研究的逻辑机理,并围绕“效应主体—作用机制—健康效应”提出了基于神经科学方法的地理环境-人群健康作用框架。随后,还重点阐述了神经科学方法的概念内涵、应用设备和关键技术,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介绍了神经科学方法纳入健康地理环境设计的实践路径。最后,在展望与探索部分,提出 “环境分异”“机制探讨”和“人群分异”等现存问题。另外,袁教授还分享了团队研究案例《城市建成环境对女性情绪健康影响研究》,从邻里可步行性、服务设施、绿化环境、道路交通等方面总结了城市建成环境对女性情绪健康的影响。
报告会后,袁教授与师生在线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进行了广泛的交流。通过本次报告,大家就地理环境对人群健康等相关问题有了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
报告人简介:
袁媛,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注册规划师,中山大学城市化研究院副院长,国家级青年人才,广东省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广东省城市化与地理环境空间模拟重点实验室 副主任。袁媛教授的研究方向为大数据的社会空间研究、健康城市与社区、开发控制与规划。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省部级科研课题7项,主持和参与省部级城乡规划项目30余项。兼任《城市观察》杂志副主编,《国际城市规划》、《上海城市规划》编委,发表论文138篇,出版专著、译作和参编教材8部,国际国内专利、软权、标准等知识产权12项。获得中国地理学会首届“最美地理科技工作者”、第二届中国城乡规划青年科技奖,获得金粤自然资源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华夏建设科学技术设计项目二等奖等科技奖,获得全国、省、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13项和全国优秀论文奖励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