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吕晓教授应邀作学术报告

发布者: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发布时间:2025-04-16浏览次数:10

2025415日,应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甘肃省绿洲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西北城乡发展与协同治理研究院邀请,东北大学吕晓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为我校师生作学术报告。此次报告会在线上平台(腾讯会议)开展,由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马利邦教授主持,学院师生共120余人参加报告会。

吕晓教授的报告题目为《新时代耕地利用绿色转型研究:概念框架、研究进展与农户尺度实证》。吕晓教授及团队对耕地绿色转型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了中间投入对农户耕地利用绿色转型的影响和“双碳”目标下如何提升农户耕地绿色利用效率?

报告伊始,吕晓教授通过对土地利用转型与耕地利用转型相关概念的解释,明确了二者之间的区别。在此基础上,提出耕地利用绿色转型概念,研究通过引入耕地库兹涅曲线来解释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阶段的耕地利用方式转变呈现的特征。而耕地利用绿色转型的实质是耕地利用转型的主要表现之一。吕晓教授及研究团队得出耕地利用绿色转型是一个具有“描述性”与“规范性”双重意蕴的概念,其中,前者用以描述事实—耕地保护,具有价值属性(准公共物品)特征;后者用来规范行为—耕地利用,具有价值负载(可持续发展)作用。

报告会上,吕晓教授及研究团队基于人-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理念建构有效识别“格局—过程—服务”级联关系,构建了多要素、多目标、多维度、多尺度、多类型集成的耕地利用绿色转型框架体系。从目标协同—驱因诊断—格局优化—过程调控—服务反馈5个模块解析耕地利用绿色转型的内涵。吕晓教授及研究团队通过对耕地利用过程中水—地—粮—碳的要素关联、层次解构、时空演变、系统耦合和共生适配概念框架的解释进一步明确了耕地利用绿色转型研究的重要性。吕晓教授及研究团队通过对耕地利用绿色转型国内外研究进展的总结明确了目前关于耕地利用绿色转型相关的分析尺度、评价方法和研究问题。吕晓教授及研究团队在农户尺度下对《中间投入何以影响农户耕地利用绿色转型——基于“U型”关系的诊断分析》和《“双碳”目标下如何提升农户耕地绿色利用效率?——要因探索与路径分析》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探讨了中间投入对微观主体绿色转型是否存在非线性关系、社会规范和环境规制两个视角调节中间投入与耕地利用绿色转型关系的作用机制是什么、“双碳”目标下如何提升农户耕地绿色利用效率和提升农户耕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关键影响因素与实现路径是什么?通过问卷调查构建指标体系得出了相关研究结果,对耕地利用绿色转型研究提供了思路借鉴。并对未来耕地利用绿色转型进行了展望。

最后,吕晓教授耐心回答学院师生提出的问题,并结合团队工作经验和学院师生进行深入交流。此次学术报告不仅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学术信息和研究成果,也为耕地利用绿色转型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报告人简介:

吕晓,现任东北大学文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主要从事土地利用与城乡发展、土地政策分析与评估、国土空间规划与治理等教学与研究工作。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国土空间规划行业)青年科技人才、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兼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资源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以及中国国土经济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等学术职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省部级纵向课题多项:在地理学报、自然资源学报、中国土地科学等期刊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合作出版著作/教材多部;获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自然资源部科技进步奖等七项。